組別工作目標

學校行政委員會(SAB)
  1. 協助學校規劃、確定、引導及評估整體發展目標與政策。
  2. 在各學科小組及委員會中建立共識,以確保學生在學業成就與其他發展之間取得良好平衡。
  3. 審閱並就各學科小組及委員會所提交之重大提案提出建議。
  4. 督導、協調及評估各學科小組及委員會之職能,並指導其未來發展。
  5. 作為決策層與全體教職員之間的橋樑。
  6. 成員:校長、副校長、學務組負責人、兩位學習領域協調員(輪值)、輔導組負責人、訓導組負責人、課外活動組負責人、德育與公民教育組負責人、生涯規劃教育組負責人,以及兩位教師代表(選舉產生)。
學術發展委員會 (ADB)
  1. 協助學校規劃、確定及引導與學術發展相關的宗旨與目標。
  2. 與學生發展委員會(SDB)合作,確保學生在學業成就與其他發展之間取得良好平衡,使
  3. 其具備適應未來生活所需的知識、態度及技能。
  4. 就與學術發展相關事項向校長及學校行政委員會(SAB)提出新計劃及政策建議。
  5. 督導並協調本委員會轄下各組別及學科小組之職能。
  6. 收集並研究現行教學方法及相關教育政策,適時向同事介紹與闡述其研究成果,並協調推行相關教學方法及政策。
  7. 成員:校長、副校長、學務組負責人、考試組負責人、資訊及視聽設備組負責人、圖書及閱讀推廣組負責人、STEAM教育組負責人,以及各學科小組負責人。
學生發展委員會 (SDB)
  1. 協助學校規劃、確定及引導學生整體發展之目標與政策。
  2. 與學術發展委員會(ADB)合作,確保學生在學業成就與其他發展之間取得良好平衡,使其具備適應未來生活所需的知識、態度及技能。
  3. 在本委員會轄下各組別及委員會中建立有關照顧關懷與學生發展之共識。
  4. 向所屬委員會提出建議並協調其開展全校性宣傳活動。
  5. 就學生關顧議題向校長/學校行政委員會(SAB)提出新計劃或政策建議。
  6. 督導及協調各級別事務。
  7. 成員:校長、副校長、級統籌教師、輔導組負責人、訓導組負責人、課外活動組負責人、家校合作組負責人、生涯規劃教育組負責人及德育與公民教育組負責人。
學務組
  1. 制定及檢討課程框架,確保與學校目標及教育局標準保持一致。
  2. 推廣以實證為本的教學方法及創新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參與度與學習成效。
  3. 組織教師專業發展計劃,並促進跨部門的協作學習社群。
  4. 通過數據驅動的評估與課堂觀察,監測及評估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成果。
  5. 協調學術支援項目,包括補救教學、能力提升計劃及分層教學策略。
考試組
  1. 為學生提供理想的考試及測驗環境;
  2. 為學生提供公平及有效率的考試及測驗程序。
  3. 協助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推行各項公開考試。
資訊科技及視聽器材組
  1. 推行學校行政及管理電腦化。
  2. 為其他行政組別提供學生資料以供參考及使用。
  3. 為各組別老師提供電腦應用方面的協助及意見。
  4. 為老師建立一個良好的環境,方便運用資訊科技來進行教學。
  5. 讓學生有機會探索網上的知識和資訊世界。
  6. 培養學生有效並迅速地處理資訊能力及終生自學的態度和能力。
  7. 改善學校視聽器材設備,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8. 利用先進視聽教材,加強學習對學生的吸引力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9. 鼓勵老師參與教具製作講座,促使在教與學上更有成效。
圖書館及閱讀推廣組
  1. 制定並執行圖書館管理政策,確保運作高效並維持資源公平可及。
  2. 策劃、採購及維護多元化紙本與電子資源,以滿足課程需求及閱讀興趣。
  3. 舉辦閱讀推廣活動,如閱讀週、書展、作者講座及閱讀小組,營造濃厚閱讀氛圍。
  4. 與教師協作,將圖書館資源整合至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研究與資訊素養。
  5. 運用社交媒體、電子通訊及書庫陳列,推薦新刊、閱讀挑戰及社群書評。
  6. 監測圖書館使用率及閱讀推廣成效,收集反饋並提出策略性改進建議。
STEAM組
  1. 設計並推行綜合性 STEAM 課程,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考和創新能力。
  2. 組織 STEAM 工作坊、展覽、比賽及創客活動,讓學生參與實踐式、專題式學習。
  3. 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機會和資源,提升 STEAM 教學法及跨學科協作能力。
  4. 與大學、行業領袖及藝術機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豐富 STEAM 學習資源與機會。
  5. 支持學生主導的 STEAM 項目,社團及研究計劃,培養探究精神、創造力與解難能力。
  6. 監測及評估 STEAM 項目成效,收集數據及意見回饋,以推動持續改進。
學校對外聯絡組
  1. 連繫各科組,制定推廣及宣傳策略,讓校外人士認識本校各方面的成就及優秀之處。
  2. 結合社區資源,向區內坊眾及小學推廣本校的亮點,令學生及家長對本校有正面印象。
  3. 與區內中、小學,和合作夥伴建立良好關係。
  4. 透過出版學校刊物、製作學校推廣影片,以展示學校在教學及培育學生成長方面的成就。
  5. 統籌及協調網絡推廣工作,提升學校的正面形象。
總務組
  1. 締造一個美好的學校環境及提供完善之設施,以提高教學效果及增加師生對學校之歸屬感。
  2. 協調現有設施及儀器之使用,減低於教學工作及舉辦活動時之不必要影響或障礙。
學生事務組
  1. 提供所需之學生資料;
  2. 建立完備之學生資料檔案;
  3. 協助有需要的學生申請各項津助。
  4. 確保食物部及飯盒供應商提供完善的服務,食品符合健康衛生標準及價格合理。
訓導及輔導組

訓導組

  1. 學生:
    使學生由被動守規轉而自發守規,自愛愛人,培育學生守紀律和有責任感。
  2. 教職員:
    與全校教職員建立互相協調的合作關係,提供良好的學校環境予教師授課,鼓勵教師運用合情合理的管教方法,替學生解決各類難題,並指導學生明辦是非及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生活價值觀。
  3. 家長:
    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達致互相信任及彼此支持。

輔導組

  1. 加強班級經營,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
  2. 加強朋輩輔導訓練,擴大學生安全網。
課外活動組
  1. 提供學生獲得成功感的機會,肯定學生多方面的成就,以增強其自信心和對學校的歸屬感。
  2. 鼓勵學生實踐承諾,培養責任感和熱心服務的精神。
  3. 培養學生領袖,協助導師推行課外活動。
  4. 強化社及學會的組織和制度。
  5. 為學生提供多元化課外活動。
  6. 繼續爭取家長的支持,增加家長對本校課外活動的認識。
家校合作組
  1. 推動家長教師會會務的進行,使老師與家長有緊密的聯繫及溝通。
  2. 使家長與教師明白家庭與學校合作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參予家長教師會所舉辦之活動,學習及交流培育子女技巧。
生涯規劃教育組
  1. 輔導學生清楚了解自己的前途,幫助學生發展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提升自學能力,從而增加對學校的歸屬感。
  2. 令學生養成主動找尋升學資料的習慣,加深學生認識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以增加他們的升學機會。
  3. 擴闊學生的眼界,加深認識社會的發展,了解人生及工作的價值觀,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才幹和興趣的職業。
德育及公民教育組
  1.  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價值觀,培養高尚的品德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態度;使學生具備明辨是非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之日後成為勇於承擔及關注社會事務的良好公民。
  2. 使學生認識及內化民主、自由、平等、和平、仁愛、人權、法治、多元包容、誠信廉潔等核心信念,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
  3. 讓學生認識及重視個人在群體中的角色及履行應負的責任。
校友組
  1. 建立並維繫校友網絡,以促進學校與校友之間的聯繫與互動。
  2. 組織校友活動(如校友聚會、講座、職涯分享會等),以增強校友情誼及資源共享。
  3. 收集並維護完整的校友資料庫,定期更新聯絡資訊及職業發展情況。
  4. 評估校友活動成效,並向行政委員會報告,提出改進建議。
危機處理工作小組
  1. 統籌、管理及處理各種危機和緊急事故。
  2. 透過校園內外的危機評估及預防,將可能發生的危機減少;並透過有效的處理和跟進工作, 盡快恢復校園日常運作及功能。
  3. 喚起教師對可能發生的嚴重意外或危機的關注。
  4. 讓教師掌握預防危機的方法、解決危機的技巧及危機後的跟進工作。
惡劣天氣應急工作小組
  1. 透過多元管道(如校網,eClass等)即時向師生及家長發佈天氣相關安排,避免資訊延誤。
  2. 定期巡查建築物、排水系統及樹木,惡劣天氣前後進行風險評估與修繕。
  3. 校舍開放期間,照顧已抵校學生,並在安全情況下讓學生離開校園。
國家安全教育組
  1. 負責統籌和協調「維護國家安全及推行國家安全教育」工作,以全校參與的模式制定和落實與維護國家安全及推行國家安全教育相關的措施。
典禮組
  1. 制定開學禮、畢業禮、結業禮等重大活動的詳細流程,確保儀式莊重、順暢且具教育意義。
  2. 統籌場地佈置、音響設備、攝影錄影等安排,避免現場技術失誤。
  3. 規劃人流管制、緊急疏散路線,並安排專人負責突發狀況處理。
  4. 活動後收集師生及家長回饋,分析改進方向,提升未來典禮品質。
學校安全組

全面檢視及落實安全措施,確保校內各項安全及健康措施符合教育局指引,包括設備維護、危險品管理、防火措施等。

急救/醫療室

  1. 管理校內急救設施。
  2. 處理校內事發現場的急救應變安排,包括安排物資(如:圍板、急救用品、急救場地)。
  3. 急救及照顧有需要的員生。
  4. 填寫員生受傷及送院記錄。
校務處及工友
  1. 監察及管理校務處及工友工作。
教師事務及發展組
  1. 支援教師提升教育專業水平。
  2. 為教師締造公平、進取、具規範的教學環境。
  3. 安排學校教師發展日及記錄參與教師培訓的資料。
學生支援組
  1. 依據教育局一直秉持「及早識別」、「及早支援」、「全校參與」、「家校合作」和<「跨界別協作」五個基本原則,推動融合教育。
  2. 以全校參與模式,透過學校政策、文化建立及支援措施三方面互相配合,照顧學習差異,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合適的支援。
  3. 建立恆常溝通機制,與家長一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
  4. 致力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支援,包括︰特別考試安排、言語訓練、課後功課輔導班及考試溫習班等。
  5. 透過多元化的融合活動,讓學生享受愉快的校園生活,包括︰小組訓練、試後活動及生涯規劃體驗等。
時間表
  1. 安排學校上課時間表(正常課堂/網課課堂/試後對卷) 。
東華相關事務組
  1. 安排及處理於校內推行東華三院的慈善活動,包括宣傳、安排人手、分發物資、收集及處理善款等工作。
  2. 安排同學出席18間東華中學同場出席的活動,如聯校畢業典禮、聯校陸運會及聯校滙演等活動。
  3. 安排及處理東華舉辦或與其他機構合辦的學生活動,包括校內宣傳、安排同學報名及參與活動等工作。
網上學校行政系統及數據集合分析組
  1. 管理及使用教育局提供的行政管理系統。
  2. 整合學校所有運作中數據,以WebSAMS的格式為標準,以便能中央記錄學校數據。
  3. 負責分析校內數據,包括高中DSE預測成績、DSE數據分析、校內成績分析等,讓科/組制定適切的教學措施。